
-
图解:关于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这十句话直抵人心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详细]
-
郑州将实施大工匠培养计划
为充分发挥优秀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今年起,我市启动实施“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未来5年中,我市计划推动企业每年培养选树200名大工匠,“十三五”期间,全市共选树1000名大工匠,高端制造业领域实现全面覆盖。[详细]
-
以“中国梦”为指引 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将更加坚定有力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并加以阐释:“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7年10月24日,习近平在十九大闭幕会上宣布,大会表决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中国梦”写入了庄严的党章。[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高纯金之父”刘成祥:99.99%到99.999%,打破高纯金检验壁垒
提到黄金,大家会想到金项链、金手镯、金条,去商场买黄金饰品时都要询问黄金的纯度,最经常听到的是“24K纯金”。[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李淑团:攻克“洋设备”,27年“磨”出巾帼风采
我认为人总得有信仰,工作不是只为了钱,多站一会儿、多干点活无非是累点,但自己从劳动中收获的快乐在我看来更加珍贵。”李淑团说。[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设备“贴心医生”高中汉:每年泡在设备维修现场超过200天
在新时代,发扬劳模精神需要创新,需要劳动者勇于挑战难题。没有难题就没有创新,难题越大,对创新者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创新的成果就越大。”这是高中汉对自己的要求。[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际华3515“强人”陈虎: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小发明第一,革新第一”,工作室的同事这样说他。陈虎是漯河际华3515公司设备维修班长,他为了节省进口零配件的开支,不断尝试,自制了一个比进口配件还耐用的替代品,每年可为公司节省资金70多万元。[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李卫军:河南输电线路上的一头“老黄牛”
李卫军所在的带电班仅有6名成员,担负着所辖228.26公里线路、1162基杆塔的运维任务和九县两区1900余公里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他多年来坚持的工作态度。[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焊工吴庆富:只有掌握一流的技术,才能制造出一流的产品
吴庆富于2002年入职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焊工。当时的他,只是一名职高毕业生。他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低,接受现代化、智能化焊接方法的能力有欠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就成为他不懈的追求。[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金牌工程师”包玉合:我和公司一起成长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从一个年产只有几千万克拉金刚石,到如今形成年产人造金刚石70亿克拉的生产能力,它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超硬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作为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包玉合大力创新,研发的众多智能控制系统大大提升了机器的控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33年的辛劳付出让他逐渐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中流砥柱。[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刘广坛:扎身煤海终不悔 潜心创新为矿山
8月15日下午,大河网记者走进郑煤集团白坪煤业公司车间里,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个身影正在忙碌。面对正在测试运行的新设备,刘广坛心无旁骛,“这关系到每一个矿工兄弟的安全,要把隐患降低再降低,必须认真再认真才行。”[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玉雕行业“标杆”吴元全:熟能生巧 巧能生才
吴元全今年70岁了,作为南阳拓宝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打造的“拓宝”牌玉器成为全国玉器生产企业中的“中国名牌”;作为艺术大家,他的荣誉几乎涵盖了所有玉雕同行的梦想 ;作为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变电检修“神医”郭跃东: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郭跃东是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的检修工,是高级技师和河南省电力公司的优秀技能专家。了解他的领导说,他耐得住寂寞,爱钻研;跟他朝夕相处的同事说他没啥意思,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磨机“医生”王永伟:小小听诊器就能诊断出磨机“病根儿”
粉尘、噪音、高温,这是王永伟日常工作的环境。8月15日上午,大河网记者来到位于郑州上街区的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在配料车间见到了王永伟,身着蓝色工装,头戴一顶安全帽,左手还拿着平日里在检查磨机时从不离手的小工具——机器设备听诊器。[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坚守抢修一线的“河南供水人”侯志勇:这活儿总要有人干
在平顶山白龟山水库的固定泵房里,侯志勇正和工友在检修阀门蜗轮箱,旁边放着经常背在他身上的30公斤重的工具包,铁锤、管钳、扳手等散落一地。轰隆的机鸣声,闷热的环境里,他一待至少四个小时,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进脖子里,那双沾满机油的巧手不知已经检修过多少机器……[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棉业细纱教练”高美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高美丽是商丘市汇丰棉业有限公司的业务培训主管、细纱车间里的一把好手、爱岗奉献的劳动模范、企业标兵、也是全国优秀农民工、党的十八大全国代表……[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数”说河南劳模王丰伟
每年出勤350天以上,入井不低于220个,工作15年总共回乡探亲6次,每次不超过5天,这是王丰伟职业生涯中的时间分配。作为新庄煤矿通风科科长,他考虑的是如何把通风科的工作做好,而同时作为通风副总,他考虑的是如何把新庄矿的“一通三防”工作做好。[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河南钳工李向宾:30年苦心钻研成“大拿”
“我喜欢和这些铁疙瘩打交道,从小就爱研究各种机械零件,正因为这样,我在这个岗位上干了30年。”49岁的李向宾说起自己研发的那些机械,顿时神采飞扬。[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中原大工匠”游弋:创新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河南省永煤集团车集煤矿机电一队主副井电工班班长游弋,17年来,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劳务工成长为同事口中技术精湛的“游大师”,游弋说:“创新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它就像手电筒发出的光……”[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他爱钻研,研发的设备世界上独一家
李向宾,装配钳工高级技师,现任郑煤机集团液压电控公司质量副总工程师。从事装配钳工29年来,获得一系列荣誉,目前为郑煤机集团首席员工,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工作室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详细]
-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2017年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线下集中采访14日启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和引导广大职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8月14日将启动2017年河南省“中国梦·大国工匠”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线下集中采访活动。[详细]
-
我的中国梦
对河南来说,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详细]
-
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立时代潮头,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行。[详细]
-
河南正能量
截至2014年7月30日,已联合全国50多家合作媒体,发起了56期正能量常规评奖以及120次特别策划奖励,累计奖励的好人好事已超过800件,全国各省份中河南获奖次数最多,达到46次。[详细]
-
践行三严三实
作为年轻人,我们应该感到幸运,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么幸运的机会参与到创造历史和改变历史的进程中,但豪情万丈理想蓝图能不能实现,首先取决于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详细]
-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伟大复兴中国梦
2013 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