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在鹿邑召开,总结经验、推进工作,省长陈润儿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把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深化认识、强化对接,进一步加强返乡创业指导、舆论宣传支持和公共服务保障,让返乡创业经济在脱贫攻坚中更好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即日起,河南日报将从返乡下乡创业群体中撷取部分先进典型,展现我省在此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
陈润儿:鼓励支持返乡下乡创业 助力推动农村脱贫攻坚
4月27日,全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经验交流座谈会在鹿邑召开,总结经验、推进工作,省长陈润儿出席并讲话。
-
河南“归雁经济”撬动脱贫攻坚
河南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正由“孔雀东南飞”,转为“春暖雁归来”,深刻折射和印证了一个人力资源大省在发展阶层上的悄然嬗变。
-
新县:乡村游盘活绿水青山
“五一”小长假后,位于新县吴陈河镇的茅屋冲家庭农场仍吸引不少游客来住宿、采摘。
-
淮阳:凤还巢奏强攻坚旋律
产业是摆脱贫困的根本路径,人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因素。五月,陈楚故城淮阳的车间田野,为这一观念做出了生动诠释。
-
光山:羽绒撑起一片天
一个产业的兴盛竟然源于一个企业的倒闭,这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
-
汝州:机绣绣出花满园 稳定脱贫有了产业保障
5月2日,汝州市产业集聚区机绣产业园,向鹏纺织绣品有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上,90个机头嗡嗡作响,14米长的布面上逐渐呈现出整齐的花色图案。
-
鹿邑:小小化妆刷拉动一方产业 带动6万多人就业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上粉底、扫腮红、画眼影……这其中,化妆刷必不可少。就是这么一把小小的化妆刷,带动了鹿邑6万多人就业,其中不少是贫困户。
-
张思恩:画里乡村 梦里老家
古树老宅,青砖黛瓦,依山傍水,一幅清雅的豫南农村画面。
-
柳大伟:世界再大,也要回家
随着公司慢慢走上正轨,对日益年迈父母的牵挂越来越深。“世界再大,也要回家啊。”他暗下决心。
-
陈锋:为了家乡从头再来
光山人都知道有一个羽绒服装品牌叫“寒羽尚”,创立“寒羽尚”品牌并叫响的,就是光山寒羽尚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锋。
-
宁万伟:回家创业,我的选择是对的
“这次回家创业,我的选择是对的!”5月2日,向鹏纺织绣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宁万伟感慨道,“如果错失这次机遇,公司的发展又将延误几年。”
-
梁庆之:回报乡亲是我分内的事
两年前的一个决定,让梁庆之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从南海之滨到豫东平原,从颐养天年到二次创业。
-
深山建酒店 乡村办春晚
“家乡是我的魂和根,不论走到哪儿,都难忘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如今,我在外创业成功,得回家乡作贡献。”
-
最美龙湖水 最亲故乡人
每年春节前夕,在外务工创业的淮阳老乡都会收到一封来自家乡的慰问信。
-
房前屋后一亩茶一塘肥鱼一群鸭
“我是农民的儿子,尝过贫穷的滋味。我有钱了,不能忘了乡亲们。”5月4日,光山县金合欢林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甘平安谈起回乡创业的缘由,依然很坚定。
-
真诚是最好的“邀请函”
“真难!”5月2日,回想当时招商的曲折经历,汝州市产业集聚区商务部部长闫黎明感慨,“第一次到柯桥,我们是两眼一抹黑,有多少汝州籍商户?不知道!他们在哪儿?不知道!”
-
从“小老板”到“大明星”
俗话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亲情、友情、乡情是外出务工人员最难割舍的感情。鹿邑吸引老乡返乡创业,打的就是亲情牌、乡情牌。
-
变旧为宝 点石生金
新县吴陈河乡杜洼村党支部书记岑垚林说起收藏的这些旧物,对未来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充满信心。
-
为家乡的美丽添色彩
投资者是返乡创业的陈杰。“淮阳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理由不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
汉服+电商演绎“子夜歌”
一个门店,两台电脑,三个高低不同的案子,一群“80后”,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团队。
-
一勤克万难
当初开办服装厂时,闫丽娟不仅把家底都押上了,就连自己的二女儿,也是委托别人抚养到三岁才接回家。“勤能克万难,干事业必须脚踏实地,一是一,二是二,容不得半点马虎。”闫丽娟说。
-
编着草帽唱着歌
“从无到有创业难,但是如果借助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创业就容易多了。”鹿邑县顶尚帽业董事长牛东杰如此总结自己的返乡创业之路。
-
H5│返乡下乡创业 助力脱贫攻坚
农村天地广阔,创业大有可为。实践证明,推进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既是助推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又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
-
网友:改变“创业观” 乘机回家创业去
从4月30日起,河南日报头版连续刊发《返乡下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系列稿件,将笔触聚焦正在河南各地“热火朝天”辛勤劳动的返乡下乡创业者的身上,以全媒体形式进行报道,成为五一假期的一道美丽风景。
-
张道明:多模式相得益彰扶贫作用凸显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重点县。
-
王民选:助脱贫要“服水土、服众人”
淮阳县依托“两园工程”,支持成功人士返乡下乡创业,初步探索出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就业脱贫、要素下沉乡村与农民从业兼业增收等多赢的路子,合县情、服水土、有实效
-
宋向清:让飞走的“孔雀”再飞回来
光山县通过大力发展羽绒服产业,为曾经东南飞的“孔雀”在老家筑新巢,不仅让这些“孔雀”有食吃,而且通过提供多种渠道创业就业机会,创造多种模式发家致富条件。
-
宋伟:探索县域工业发展新路径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2008年以来,依靠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县域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
刘云:为城市先进要素下乡“修渠引水”
鹿邑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县委县政府深刻把握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了城乡之间要素交互流动的大趋势。
-
李燕燕:返乡下乡创业是扶贫可持久的选择
“农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除了城市必要的反哺外,更关键的还是要激发农村内生增长潜力。”
-
老乡你大胆地往前走
发扬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坚持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加上精准扶贫的大力引领和扶贫干部的倾心帮助,脱贫致富天地广阔,老乡你大胆地往前走!
-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成就出彩的人生。
-
春暖雁归来共筑脱贫路
今年3月,省委书记谢伏瞻在滑县调研脱贫攻坚时指出,产业扶贫帮扶模式值得肯定,要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